武汉大学四座校门牌坊的历史沿革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4-07-08      阅读:

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选定武昌郊外东湖之滨的珞珈山作为新校址进行新校舍建设。学校函请湖北省政府建设厅修筑了一条从武昌街道口通往珞珈山新校区的专用道路,全长1.5公里,宽10米,校长王世杰将其命名为“大学路”。

1935年建成木牌坊。1935年春,在大学路起点街道口修建了武汉大学最早的校门牌坊,距今天的武大新校门约一公里,是进入武汉大学的引导标志。该牌坊由当时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工程处监造工程师缪恩钊、绘图员沈中清设计,是一座三间单檐庑殿顶牌楼,牌坊正反两面的横幅上,均书有“国立武汉大学”的六字校名。该牌坊在建成一年左右之后,于1936年4月21日毁于一场大风。

1936年建成钢筋水泥牌坊。1936年夏,仍由缪恩钊、沈中清二人设计,在原址上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造型朴素敦实,除了外观与之前的木牌坊不一样外,这座新的水泥牌坊背面的文字,也由与正面完全相同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换成了由时任中文系主任刘赜教授手书的小篆体“文、法、理、工、农、医”六字。

因大学路南段与街道口“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均在校园范围之外,时日一久,便逐渐被包围并淹没于熙熙攘攘、喧嚣嘈杂的闹市中,这座孤悬于校园之外的老牌坊,已不能起到“校门”的作用,而在大学路真正进入武汉大学校界之处,却只有一座极简易的校门,使这所风景优美的著名学府,逐渐陷入了“一直没有一座与校园环境相匹配的大门”的尴尬境地。

1993年异地仿制建成新校门牌坊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武大师生和校友建议学校修建新校门,并愿意解囊相助。1991年底,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向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了捐款修建新校门的倡议。学校先后聘请了诸多知名专家学者设计了十余种方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几经对比修改完善,决定仿照街道口老牌坊的基本样式进行修建。在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武汉大学新校门于1992年底破土动工,1993年9月建成。这座新的校门牌坊位于八一路与珞珈山路(大学路)的交汇处,其大小与街道口老牌坊一致,几乎是后者的“翻版”,只是柱底夹杆石造型略有不同,增加了一些装饰图案。

近20年后,为改善武汉大学正门周边的环境与交通,武汉市政府决定在武大文理学部与信息学部之间的八一路沿线修建一条地下通道,并将路面改为绿化广场,使两个校区实现无缝对接,连为一体。因1993年落成的新校门牌坊正处于八一路拓宽工程的范围内,为配合武汉市政工程施工,武汉大学不得已于2012年10月将这座建成不到20年的校门牌坊予以拆除,易地重建。

2013年再次重建新校门牌坊。2013年9月,在被拆除的“93版”牌坊旧址以北约10米处,武汉大学历史上的第四座“国立武汉大学”牌坊正式登场亮相,其造型与1936年建于街道口的第二座牌坊和1993年建成、2012年拆除的第三座牌坊仍基本保持一致,只是老牌坊和新牌坊的比例为1:1.12,所有石材均取自中国石雕之都——福建惠安。

2个月后,与之配套的校门广场全面完工,总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广场两侧,种植着由广大校友慷慨捐赠、以高大常绿植物为主的“校友林”,高大挺拔,四季葱茏,与焕然一新的校门牌坊一道,喜迎莘莘学子与四海宾客。

综上,在武汉大学历史上先后存在过的四座“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中,目前尚存1936年建于街道口的老牌坊与2013年在武大正门重建的新牌坊。前者历经风雨、饱经沧桑,2001年入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者与前者样式相仿,仅尺寸与装饰略有差异,2013年版的校门牌坊以崭新的姿态成为武汉大学的地标性建筑。

一新一旧两座牌坊,虽空间距离不过一公里,但在时间维度上,却跨越了近一个世纪,充分见证了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沧桑变迁。两座牌坊上的四根八棱石柱,一直都被解读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近百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武汉大学校门牌坊的地理位置与“版本”几经变迁,而不变的是“辟门吁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宏愿与热诚。


上一条:李达故居重焕新颜--修缮工程竣工验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