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武汉大学珞珈山十八栋教授住宅5、7、9栋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工作顺利完成。本次验收由文物保护管理处副处长张占领主持,财务部、审计处、房地产管理部、保卫部、总务后勤部、信息中心等校内单位和项目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参与验收。
珞珈山十八栋教授住宅群始建于1930年代,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修缮的5、7、9栋为砖木结构建筑,红瓦灰墙,依山而建,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著名机械工程学家郭霖、化学家蒋思道、物理学家查谦、语言学家李儒勉、教育家王星拱等曾在此居住。十八栋教授住宅不仅承载着武大教授学者们躬耕教坛的智慧结晶,更见证了武大早期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厚重篇章。
因年代久远和环境侵蚀,5、7、9栋建筑出现屋面渗漏、木构件腐朽、外墙破损等现象。为更好地保护珍贵历史文物,2024年9月,学校启动修缮工程。工程严格遵循文物修缮原则,重点实施了破损屋面、外墙修复、室内墙面防潮处理,修复实木地板、卫生间重做防水层并更新洁具、检修木质楼梯并加固踏步结构以及更新破损门窗,升级照明系统,增设中央空调设备等。
修缮后的三栋文物建筑在完整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功能提升满足现代使用需求,将作为学校科研、办公空间投入使用。文物修缮很好地实现了历史空间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机融合,通过活化利用让历史文物承载的“求真务实”治学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